太极拳、形意拳与八卦掌,这三种内家拳有一个共同点:它们的劲力本质上是矛盾的,也就是所谓的对立统一。
什么是对立统一?哲学上的对立统一,简而言之,就是“分而合”。一方面,它们各自独立,另一方面,它们又相互依存,二者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。具体到内家拳,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两个主要的、相反的劲力,两个对立的力量在一个动作中并存:劲力既非直线的,也不是简单的推拉,而是通过旋转形成的一种内外、上下、前后、左右的反复对抗与统一。
对于不同的拳法,表达的术语和理解的方式也各不相同。太极拳中,它的劲力被形容为“缠丝劲”、“抽丝劲”和“螺旋劲”;而形意拳则称之为“翻浪劲”,比如一个由上至下的劈拳,既包含上劲,也有前劲、下劲。许多人对这些“形”的理解常常会出现误解,实际上,劲力是一种内劲,从背部通过手臂传递出来,动作的表现并非单纯的外形扭捏,而是内外合一的力量展现。
展开剩余68%我以太极拳为例,来具体讲解这一矛盾劲。太极拳,又被称为“矛盾拳”,其内在原理源自阴阳哲学——这一哲学体系的核心与现代哲学中的辩证法矛盾论极为相似,但其含义更为丰富。阴阳原理认为,阴阳相互依存、彼此根本;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也如阴阳般互相作用。就像在量子物理实验中,光线具有波粒二象性,这一现象通过阴阳的理解也能得到合理的解释。事实上,阴阳关系认为,物质和意识相互转化,缺一不可。唯物辩证法中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,是显而易见的——物质在外显上作用明显,意识在内里则起着微妙的作用。
因此,太极拳作为矛盾拳,它的动作本质上具有对立统一的力量。在每一个动作中,都会呈现出两种相反的劲力,这两种劲力必须统一而非割裂。如果动作中的劲力缺乏对立的平衡,那便是“阴阳不分”。例如,在“金刚捣碓”的第一动作中,右手的前掤劲与侧后按劲就必须同时练习。若只是单一地掤或按,那么动作便不完整。又如“六封四闭”的第三个动作——双手捋,它的动作不仅包含“下塌”与“外碾”的相反劲力,还体现了旋转所产生的内外力对立。某些人误解为“下塌”指的是身体的动作,或“外碾”是指手部动作,但实际上它们是同一动作中的不同力点,必须通过原地旋转形成上下、前后、内外的统一。
太极拳的矛盾劲可以归纳为两大类。其一,类似轮轴的对立统一。就像车轮的转动,一半是向后拉的,另一半则是向前推的。这两股劲力看似截然相反,但它们的最终目的却是相同的——形成一个完整的动力循环。例如,在“掩手肱捶”中,右手向前打,左手则往后拉,两股力量交织在一起,推动着整个动作的进行。若用力不均或发生抖动,则代表动作不当。
另一种形式则是剪刀形的对立统一。例如,在“六封四闭”的双手捋中,手臂往左捋时,身子不能随之移动。很多陈式拳的练习者错误地让身体随手臂移位,这就失去了动作的精髓——劲力必须来自两者的独立而对立的力量,而非简单的合一。此种对立统一不仅是阴阳的体现,也是太极拳精髓所在。
因此,太极拳的训练并非一味追求速度和力量,而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体悟,理解这些矛盾力量的对立与统一。练拳必须慢慢来,松弛且有条不紊地去琢磨每一个细节,因为矛盾的劲力要求我们用心去分辨、去体会。如果只图快速与蛮力,就很难做到准确,反而会产生误解与偏差。
这种练习并不是为了炫技,而是要通过细腻的劲力表现,让动作做到极致的统一。外行人看到那些“抖肩顿足”的表演,往往误以为是“炫力”,殊不知这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太极拳精神。正如清代王征南所感叹的:“内家拳的精髓已不再外显,外行只能用外家技巧去掩饰。”
发布于:福建省宜人配资-炒股10倍杠杆什么意思-中国投资配资平台官网-股票配资什么意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